长期以来,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威海机场紧跟集团党委决策部署,在时代风口敏锐把握转型需要,围绕“智慧+精致”的工作目标,不断探索凸显民航优势、切合空港实际的信息化发展路径。
科技浪潮下,数据与民航运输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信息化应用为解决安全、运行、效率等核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威海机场坚持向数字化、智慧化要效率,在机务保障信息化建设上持续深耕发力,用“创新”点燃机务保障“数智化”引擎。
科技谋篇 以数智化推动运行提质
威海机场锚定机务保障智慧化转型主线,探索建设机务运行管理系统,为机务环节提供一体化线上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航线维修工作效率及质量控制人员监控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该系统涵盖库房管理、技术资料管理、人员授权管理、安全管理、培训管理等模块,在各类数据统计及快速查询、时效性控制、无纸化电子管理等方面效果显著,实现机务运行电子化智能管理。系统自2019年投用以来,在工具设备、航材、油料的出入库、借用归还、维护保养、报废的全寿命管理,协议、工卡等技术文件的实时控制,人员资质授权的申请、统计查询及管理,培训课件、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记录、人员技术档案的培训全流程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形成机务工作数据库,自动生成各类电子档案,对各类工作数据的保存、统计和快速查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实现各类审批流程电子化,并有效解决航材、计量工具、技术文件的时效性控制,培训、质量等各类工作计划提醒等问题,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和差错率,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
瞄准痛点 以新应用破解安全难题
近年来,机务维修工具管理不规范导致的维修差错时有发生。如何高效规范管理维修工具,降低维修工具遗失在航空器上导致的航空器损坏或航空器携带外来物飞行的风险,成为机务工作的风险源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0年,威海机场融合机务维修保障需求,研发设计了智能工具管理系统,有效解决机务作业中工具取用、清点繁琐等问题。该系统整合了自动清点、工具离位显示、工具长时间离位报警、遗失工具搜寻等功能,实现工具管理智能化的同时有效降低工具遗失风险,提高维修工具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和打磨优化,该系统已经成为机务保障工作和安全管理的“利器”。今年,威海机场充分考虑智慧机场建设整体性,计划依托现有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对相关信息化系统作统筹和整合,推动机务保障信息化、协同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聚力创新 以新思路突围资源制约
威海机场机务保障部与19家航空公司签署了机务维修协议,每家航企都在威海机场存放了飞机滑油和液压油,共700余件。由于滑油、液压油的型号、生产批次、有效期及每次使用量各不相同,每月需要安排专人清点库存情况,且为保证航空油料的有效性,每天都需要记录、调节库房温度和湿度,不仅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下,且人工管理易出错。
为此,威海机场研发了智能航空油料存储管理系统,对航空油料实现封闭式分类存储及管理,使航空油料库存、取用、清点、管理等全过程实现电子化管控和无人值守。其中,该系统具备温湿度监控功能,同步连接库房温度控制设施,对温度、湿度等存储条件进行监控、记录和报警提示,保证航空油料始终在最适宜环境中存放,极大降低了人工占用、效率不高、存储环境、台账差错等不可控因素和风险隐患,有效提升航空油料管理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未来,威海机场将依托以A-CDM为核心的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在实践中加强需求调研,在应用中优化功能设计,在打造全流程、一体化、智慧化的管理应用体系,让机务保障工作与智慧空港相融相长,让高品质的航空出行服务更好惠于旅客、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