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运输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工作,日前,民航局印发《运输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系统提出飞行区场地巡视检查要求,首次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预防性维护等理念,并与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机场场务员”职业实现有效衔接,为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和规范依据。
《办法》对飞行区场地巡查的类型、区域、频次、时间、内容以及处置要求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机场运行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巡查工作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办法》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指导机场制定科学有效的维护方案并开展差异化维护(包括紧急抢修、日常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尽可能减少道面损坏和修补对机场运行安全的影响。此外,《办法》规定了飞行区场地管理业务培训大纲,明确了培训类型、课程设置、最低学时等要求,确保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持续满足飞行区场地管理工作要求。
飞行区场地包括跑道、滑行道和机坪的道面,升降带及跑道端安全区、巡场路和排水设施等,是航空器地面运行、车辆和人员保障作业的主要区域,与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行安全息息相关,是机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民航局机场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出台实施,将引领中国民航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为“四型机场”“智慧民航”建设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更好地保障飞行安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