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航空扎实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

每晚8点45分,在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航空”)次日航班的勤务会上,部门领导会利用10分钟的时间,结合具体航班情况,与机组人员进行沟通并发布安全提示。这种方式既能风险前置,完成风险点的安全查验,也对一线员工传递关怀。像这样的务实安全检查举措,在首都航空还有许多。

自3月23日起行业安全大检查开展以来,首都航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六个起来”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对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的再提升、再强化。

深入落实 局企共抓安全

按照民航局要求,自3月23日起,各单位要在前期行业安全督导工作的基础上,立即开展为期2周的行业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上情下达,迅速行动。接到通知后,首都航空安全管理委员会按照民航局和辽宁方大集团、海航航空集团总体部署,多次召开紧急安全会,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及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民航局相关要求进行传达,对公司飞行、维修、运控、客舱和安保体系提出具体安全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安全标准,并组织各部门集中梳理了行业3年内的典型不安全事件,制定改进工作单,对照整改落实。同时,为确保检查工作按期落实、有效完成,首都航空对各部门自查情况开展监督考评,向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日通报,实现公司、部门两级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截至3月底,首都航空围绕安全思想认识、专业队伍建设、规章标准执行、安全管理链条、安全保障能力、安全责任落实等“六查”,已梳理40项重点工作开展自查,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动态清零。

行业安全大检查开展以来,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大兴监管局多次来到首都航空现场督导,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对安全管理、隐患排查、飞机维护、运行控制、旅客服务、空保安全等方面逐一检查验收,并与首都航空共同分析研判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还组织首都航空空勤人员开展座谈,与一线员工深入交流。

在此次行业安全大检查中,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还围绕各专业领域重点内容,编制了有针对性的检查单,这也为首都航空开展检查工作提供有效指导。首都航空飞行训练管理部总经理程赛赛说:“华北局提供的检查单专业详尽,我们对照检查单按章执行、一一落实到位,就能有效实现安全检查全覆盖、无死角。”

首都航空党委书记段忠旭表示,在安全大检查中,首都航空将聚焦盯组织、盯系统,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力量,灵活运用多种检查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对于一线员工的工作要求将落实到每一个航班、每一个环节,融入日常业务流程,在一点一滴中筑牢安全链条。”

党建引领 以党建促安全

“围绕安全抓党建,抓好党建保安全”,党建引领是首都航空安全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首都航空全面弘扬“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总遵循,坚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践行民航局党组“六个起来”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公司党建,为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首都航空党委书记段忠旭介绍,首都航空在进一步健全各级党组织的基础上,完善了党组织安全议事机制,党委主要领导加入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将安全工作纳入党组织议事机制范围,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规要求。

除了不断完善组织机制,以党建促安全,首都航空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将党建和安全生产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首都航空A320一大队北京三中队队长南洋介绍:“我们在飞行员中成立了党员互助小组,鼓励大家相互交流研讨,共同提升思想认识、学习业务知识。”除此之外,首都航空飞行部建立“党建干部学飞行、飞行干部学党建”培训交流平台,并在党小组会中增加围绕安全工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将党建与飞行安全工作有机融合;客舱部发挥榜样作用,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活动,设置“党员先锋岗”,积极接受群众、旅客监督,并加强先进班组经验交流;安保部将党建精神融入“四个到班组”,并通过“新老党员谈”“班组集中学”“党员带领学”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工作相关要求的学习研讨;运控部严格执行AOC临时党小组会议制度,党员带头做好每日交班工作;工程部开展员工网格化管理,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对员工的了解、帮扶;发挥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特别是特业人员加强正面引导,促进安全关键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些举措紧密结合党小组、班组职能,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在首都航空安全生产的始终。

提质增效 以检查促提升

面对恶劣天气和复杂的机场环境,如何处置,才能最大程度确保飞行安全?在首都航空模拟机训练中,面对这样的模拟场景,机组人员需要积极沟通协作,给出恰当的处置方案。

当前,首都航空在模拟机复训课程中引入核心风险EBT训练理念,训练方向由基于科目向基于能力转变,其考查内容也由单一的故障排除向多种模拟航班场景下的实操演练转变。首都航空A320一大队北京一中队队长马宏表示:“这种方式更能考查情景意识和风险识别、风险管控、应急处突能力,体现机组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首都航空客舱部乘务标准与训练中心教务教研主管李杨看来,在飞行员、乘务员、安全员三方共同参与的机组联合演练中,这种多重因素叠加的场景测试也对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出于同样的考虑,此次安全大检查中,首都航空多个部门都采取了无脚本演练、应急演练等方式开展考查。

以训代查,以查促学,将检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推动安全保障能力的真正提升--在安全大检查中,首都航空积极推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观念转变,着力增强检查的实效性。“在传达学习安全理念、要求时,不只是‘读’,也鼓励大家谈认识、谈感悟。同时,对违规违章行为采用‘看图说话’方式,让员工‘一起来找茬’,更好地加深印象。”首都航空航空安保部空保大队队长邢斌斌表示,这些方式是为了使一线员工对安全理念真正入脑入心,避免检查工作“上热下冷”。在安全知识考核中,首都航空也在问题设计上不局限于单纯的记忆性考查,增加了更多场景应用类问题。同时,首都航空还开展了“管理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员工一起查看检查记录,了解检查工作流程,提升员工对安全检查意义的认知。

“上天必须安全,隐患留在地面”。为了通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不断提升安全裕度,首都航空采取了多种举措:在航班飞行中,首都航空运用QAR数据检测、舱音监控等方式复盘、汇总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由经过考核的飞行专家24小时轮值,并建立运行信息决策群,随时为航班飞行提供技术支持、决策方案;严格执行航班运行保障STOP清单,敢于叫停航班,将风险留在地面;建立安全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归属;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疲劳监控,合理排班;升级机队关键系统故障排故后的放行审批流程,加强航材与维修人员保障……“保证航班不带问题、不带疑问起飞,是我们的目标。”首都航空运控部技术支援中心经理杨帆表示。此外,首都航空还在安全检查中形成了各部门的重点人员名单,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加强训练、提升薄弱环节,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搭配机组成员。

“中队长,最近工作上我感到有些困惑……”“别着急,慢慢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这样的对话,在首都航空客舱部开展的“千人谈心”中时常出现。首都航空北京乘务队三中队中队长杨光介绍,“千人谈心”活动充分发动基层管理干部,与员工进行一对一对谈,倾听意见建议,了解实际需求,为员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这项活动自2021年底开展以来,已覆盖客舱部全体员工,未来还将常态化开展。与此类似,在首都航空安保部,被称作“咖啡时间”的谈话工作也在积极开展。除了座谈会、一对一谈话交流,在首都航空,员工还可以通过员工论坛在线上畅所欲言,这也是辽宁方大集团的一个特色做法。“这个平台私密性较强,是大家的发声窗口,办公地点搬迁、绩效分配等问题都曾经在这里引发讨论并得到跟踪落实。” 首都航空维修工程部质量管理中心经理王炜说。提升员工福利待遇保障,为隔离员工提供心理疏导、组织线上活动,建立导师制度、提升新老员工获得感,实施免费午餐、改善用餐体验……首都航空在各项具体举措中不断增强对员工的关心关爱,也使安全保障的基石更加稳固。

据了解,按照民航局“求真、务实、循规律”要求,自2021年12月8日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以来,海航航空集团切实加大安全投入,百日航材和维修资金投入近26亿元,其中首都航空投入约6.5亿元。首都航空党委书记段忠旭表示,下一步,首都航空将在民航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指导下,积极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继续深入推进安全大检查工作,为中国民航的安全运行贡献力量。